【建材网】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中国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对中国石油需求可能放缓表示严重担忧,石油而该组织即将在半个月后开会讨论是需求心慌否改变产量限额。欧佩克在5月10日发布的放缓石油市场月度报告中并没有修改今年全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期,但强调,让欧必须时刻监测市场动向,佩克尤其是中国中国市场的消费情况。
欧佩克认为,石油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长低于预期,需求心慌且存在完不成全年经济增长8%目标的放缓可能性,都会给原油需求带来负面影响。让欧据欧佩克观测,佩克3月份中国表观石油消费量显著下降,中国降至7个月以来较低水平,石油该组织因此下调了中国一季度石油消费增长预期,需求心慌下调幅度达2万桶/天。
此前,欧佩克关注的焦点是经济疲软导致需求缩小的欧元区,但与欧元区相比,中国出现的石油需求增长放缓的信号更让欧佩克担心,因为中国一向被视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引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大多数国家,而中国经济在此之后仍能保持高速增长。受中国需求放缓影响,布伦特油价在4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掉头向下。
欧佩克与中国关系密切:其成员国沙特是中国头号原油供应国,整个中东占到中国进口石油的40%都来自中东。
中国危机或被夸大
但也有分析认为,欧佩克可能夸大了危机形势。《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需求增长可能会逐步放缓,但整体形势仍然健康。真正让欧佩克感到不安的可能是中国采取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摆脱过度依赖中东的做法。
如今这种战略已经初步成形:今明两年,中缅油气管道将能贯通,通过这条管道,中国能够绕过传统咽喉马六甲海峡和存在主权纠纷的南中国海,把中东石油直接运抵中国西南腹地。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马六甲航道原油运输量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7%。而一旦中缅管道建成投运,上述依赖有望降至30%。此外,中国还修建了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土天然气管道,已经投运的中俄原油管道根据中俄双方新近达成的协议,供应量从2018年起将增加一倍。
不过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尽管通过管道运输的原油数量不断增加,但这种运输方式仍然只是全球原油贸易的一种补充。原油管道长度有限,而海运则不受航程限制。
除上述担忧,欧佩克各成员国自身已经面临不少麻烦:社会开支过高导致的财政压力和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竞争压力让这些国家充满危机感。
“尽管年初形势还不错,但欧元区持续的经济衰退、部分亚洲国家一季度增长放缓以及俄罗斯近来经济疲软都可能导致石油需求增长减速。”欧佩克在月度报告中说。
据了解,欧佩克较新公布的石油市场月度报告仍维持对全球经济增长原有的3.2%的预期。就国别而言,美国住房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回暖,但受“财政悬崖”影响,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并未调高,仍为1.8%;因实施货币宽松政策,日本经济增长预期从上个月的0.8%提高到1.1%;欧元区经济不见好转,因此经济增长预期仍维持在0.5%的水平;中国由于出口放缓,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从上个月的8.1%回调至8.0%;印度经济增长预期没有发生变化,仍为6.0%。
限产保价不太可能
不过外界并不认为欧佩克会因此下调其3000万桶/天的产量限额。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卡斯腾·福理茨指出,欧佩克减产的动力是保价,除非油价跌到100美元/桶以下,否则生产配额不会变动。
上个月国际油价突然跌至100美元/桶以下,引起欧佩克警觉,该组织甚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部分市场分析人士因此预测,欧佩克有可能采取行动,限产保价,但随后欧佩克官员否认了这种说法,受此消息刺激,油价逐步回升。
中东产油国阿联酋4月底称,将在5月31日召开的欧佩克会议上支持维持现有配额的决定,原因是油价不会持续走低。
实际上,尽管与上个月报告相比,欧佩克下调了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但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则未做改动,仍然是80万桶/天,与2012年持平。
也有分析指出,目前生产和供应的矛盾有一部分是欧佩克自身所造成的。
彭博《商业周刊》13日报道称,4月份,中国原油加工量创8个月以来新低,加之欧佩克开足马力生产。上述报道援引中国国家统计局数字表示,截至13日,中国原油加工量降至936万桶/天。据总部设在上海的大宗商品研究机构息旺能源4月份透露,由于成品油库存过高,中国较大的炼化企业中石化今年第二季度将削减150万吨的原油加工量。而4月份,欧佩克国家产油量增至5个月以来较高值。5月市场报告显示,欧佩克4月份原油日产量为3046万吨,与3月产量3018万吨相比有所增长,并且增幅为去年11月以来较高,其中沙特生产了927万吨/天,高于3月份的913万桶/天。
美国麻省能源战略与经济研究所主任迈克尔·林奇指出:“(欧佩克)希望中国消化增产的石油。但不幸的是,中国的表现并不突出,随着欧佩克不断增产,过剩的产量有可能越来越大。”
欧佩克显然对中国寄予了过高的希望。《华尔街日报》另有消息称,欧佩克曾在今年4月预测,中国将在2014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原油进口国。欧佩克的依据是,受惠于页岩油气革命的美国不再需要大量进口石油。
根据欧佩克4月报告,中国原油加工量将持续增加:预计2013年中国石油进口规模将达600万桶/天,而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的2014年美国石油进口量则低于这个数值。实际上两国石油进口趋势不用等到2014年就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据欧佩克统计,2012年12月,中国日原油进口量为557万桶,同比增长8%;而美国2013年1月日原油进口量为795万桶,比2012年8月降低了8%。
但有专家指出,中国未必能消化美国吐出的来自欧佩克的进口份额。以欧佩克成员国尼日利亚为例,该国较大的原油出口国是美国。尼日利亚高品质的低硫油要价很高,即便美国不再进口了,它也不太可能会为了倒手给中国而自主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