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网】转型升级毫无疑问是注重质量制胜之道当前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对于陶瓷这样一个传统制造业而言,和效转型升级尤为关键,陶瓷越过了这道坎,企业企业发展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注重质量制胜之道阶段,越不过这道坎,和效将会在改革的陶瓷阵痛中惨遭淘汰,成为别人浴血前行的企业垫脚石。这两年,注重质量制胜之道一批品牌企业的和效火爆及部分弱势企业的跑路,恰恰印证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陶瓷重要性。
盘点近两年的企业陶瓷业,愈是注重质量制胜之道品牌企业,其增长势头愈猛,和效甚至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陶瓷局面,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而那些曾经的规模型企业、以量取胜的企业、低质低价的企业,却遭遇了较大的压力,开工不足、库存爆仓、业绩下滑。整个行业表现出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较根本、较关键的,还是企业多年来经营战略的差异和发展路径的不同所造成的。
多年来,陶瓷行业习惯了“1+1=2”的发展模式,老板天天盘算的是再增加几条生产线、新推几个品牌、多招几个经销商,然后能增加多少销售、赚取多少利润,但却疏于“1+1>2”的发展模式,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缺乏整合与裂变的能力,或者说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研发、创新和品牌建设中来,只想通过简单地重复走一条更快、更便捷、更轻松的发展之路。这样的发展模式,在特定的市场阶段无疑是有效的。但是,一旦市场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消费者自然会选择那些品牌知名度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的产品,而首当其冲被摒弃、被淘汰的无疑是那些一味地靠规模、靠速度抢占市场份额而又毫无个性的品牌和产品。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行业,其发展的效率绝不能仅仅看其规模和速度,尤其要关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中国建筑陶瓷业发展很快,规模也很大,但质量却不高,效益也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这是典型的粗放式发展。我国建陶产量年产约100亿平方米,意大利、西班牙却只有3、4亿平方米,单就规模而言,是中国建陶产量的一个零头,但其却长期以来是世界建陶市场的执牛耳者,掌握着建陶市场的话语权,引领着建陶行业的风向标。无论是装备、工艺、技术,还是品牌、产品、设计,我们都还与陶瓷强国存在巨大的差距,而要缩小这种差距,首先就要转变观念,从以往的追求发展规模与速度,转变到追求质量与效益上来,这两年,陶瓷行业鲜有新增陶瓷工业园区和生产线的消息,大家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企业转型升级上面,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需要警惕的是,随着市场需求增长的放缓,如果企业仅仅依靠灵活开停生产线、保持合理库存和适度规模而维持产销平衡,或者说简单地去产能、去库存,就能让企业度过危机,那么,毫无疑问,即使能够生存下来,另一场更大的危机也将在不远处等着你我。
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放缓发展速度,是为转型升级赢得时间、赢得机会,如果企业仅仅简单地通过开停生产线数量的多少、产能规模的大小来调整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积极地进行品牌升级、技术升级、价值升级等一系列的转型升级工程,企业必将错失整个行业为之付出巨大成本换来的转型升级的窗口期,一旦市场迎来新一轮复苏,那些未能抓住机遇及时进行转型升级,而依然期望靠过去的规模和速度模式征战市场的企业必将首先面临着淘汰的危机。
那些等待市场回暖的老板们,在中国建陶产量、消费、出口早已跃居全球靠前的今天,不要再幻想着通过规模扩张来实现企业的发展了,更不要舍不得在研发、创新、人才、品牌建设、品质提升等方面的投入了,趁着现在还有点实力,还有点老本,赶快转型升级,主动淘汰那些低端产能、没有利润的产品,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营模式,为企业赢得生存的机会。
检验一个企业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的标准,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衡量。但却有一个较简单的标尺,就是看企业在产能不增加、人员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情况下,企业的产值、销售、利润是否不降反增?如果这个增长的幅度越大,说明企业转型升级越成功。反之,企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一句空话。
一款砖极具价格优势,企业能不能自废武功,将砖的质量、品质提上一个全新的台阶?一款砖市场需求火爆,企业能不能自减订单,从依靠规模追求效益转换到依靠质量实现效益的道路上来?不要老想着自己的产品成本要比别人低、价格要比别人低,产能要比别人大,而要时刻想着,我的产品质量要比别人好、花色要比别人新、价格要比别人贵。只有转变思路、转变发展模式,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哪怕暂时困难、哪怕百转千回,只有坚持自己的定位,坚持更高、更新、更强的标准,终有一天,企业将蝶变重生,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