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共享菜园主理人:带领都市中产感受农田 正文

共享菜园主理人:带领都市中产感受农田

来源:煞费苦心网   作者:休闲   时间:2025-01-16 23:59:45

杨闯世在共享菜园内。共享受访者供图

杨闯世在共享菜园内。菜园产感受访者供图

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主理这是人带一处很容易被错过的庄园。公路一侧,领都一段砂石路引向几根细瘦木桩搭起的市中受农大门,木桩下挂着牌子,共享“蜀阅耕读园”。菜园产感园中,主理白色的人带小屋上盖着稻草,篱笆分割着小块的领都菜地,菜地一旁,市中受农还立着用木头搭成的共享简易棚子,写着书法的菜园产感白色布匹从棚顶垂下。

10月10日下午3点多,主理天气阴沉,耕读园的创始人杨闯世正蹲在田间,徒手给菜地捉虫子。他说,如今他园子里的菜不打农药,有时得人力捉虫,精准打击。

2023年是杨闯世进军农业的第五年。这一年,他在双流区租来的土地上,开出一片三十亩的小庄园,将其命名为蜀阅耕读园。人们付费成为会员后,就能认领园中的小块土地,自种或委托园方种植蔬菜、稻米,收获农作物,参与庄园共建,也能共享园中农具、茶具、炊具等设备。杨闯世称其为共享菜园,在主理人文化兴盛的成都,他自然是共享菜园主理人。

与28岁的杨闯世相见的第一面,很难把他与农业联系在一起。他脸廓方正,戴着眼镜,衣着干净,显得斯文,并没有老农酱油色的皮肤与脸上深深的沟壑。不过,只要与他说上几句话,就很容易察觉出他对田地的热情。论起灭虫、除草,他都头头是道,有不少老农才懂的土方法。

他是见过世面的农门之后。在云南芒市老家,从他两岁开始,父母种了二十年的甘蔗。长大后,杨闯世走出边境小城,四处漂泊。2014年,漂到上海一年的他自觉买房定居无望,忽然想起父亲曾在成都当过兵,又在网上搜索到“天府之国”“熊猫文化”的介绍,于是买下去成都的火车票。

来到成都,杨闯世一面读自考本科,一面做生意。2015年开始,他先后做了人力资源公司与APP开发。后来,APP被收购,他发了一笔财,也在成都安了家。

生活突然闲了下来。杨闯世花了大半年时间思索,接下来要做些什么。全国范围内考察了一番后,2018年5月,他下定决心——国家倡导乡村振兴,农业值得尝试。

不少朋友劝他,干农业风险大。杨闯世也深知,初入一行不能毫无准备地押上全部身家。借着过去做APP的团队,他先干起了给大型农庄、农业公司及农旅项目开发软件的活,三十多个项目跟下来,他把全流程摸了个透。

2020年,杨闯世决定做自己的农场。他把地点选在了成都市下辖的彭州市,租下几十亩地,主营蔬菜的“订单农业”。客户一年支付一万元成为会员后,每年都能收到400斤的有机蔬菜盲盒,品类随季节而定,葱、蒜、青菜,五花八门。

靠自媒体做宣传推广,杨闯世很快招来第一批大约20名客户,这个带有实验性质的1.0版本庄园运转起来。

有机农业的艰难超乎想象。玉米、莲花白这类蔬菜容易长虫,要人力抓;蔬菜不能打药,也得人工拔草。活儿一个人是干不完的,而雇工一人一天就要200元。他的开支里,几乎有一半都花在了人力上。

几十亩地所能供养的客户数量有限,一旦超额,就得另外开辟田地,额外雇人,如此成本过高。两年后,杨闯世在温江区另外租了130亩地。这一次,他做起了共享菜园——每人付费认领几十平方米的田地,或自种,或托管,主打田园体验,不保证产量。这样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也吸引了更多真正喜爱田园生活的客户。

客户数量慢慢涨起来,杨闯世又遇上了创业者常见的难题——与合伙人的合作出现障碍。他又一次转移阵地,但依然没离开成都。

这是因为蜀地不仅气候适宜,而且物流、交通便捷。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老家的土地租金要便宜得多,但交通不便,运输耗时长,而共享菜园强调把菜从田间直接送到碗里。在彭镇,即便是最高温的夏季,收获了的蔬菜加冰块放进泡沫箱里,几个小时就能送到成都市区,味道还和田里刚摘时差不多。庄园附近还有好几个大的物流中心,他买大件物品运输颇为方便。

2023年6月,耕读园正式开工。原址上曾经办过工厂,两三个月里,杨闯世与另外3个合伙人把土地修整得适宜耕种。

开荒结束,陆陆续续有三百人认领了土地。杨闯世说,认领者大都是成都的中产,一年支付999元,便能换得最小的一块地——15平方米,种子、农具、水电由庄园提供,他们在上面自耕自种。人们认领的理由不一而足,杨闯世记得,曾有孕妇偏爱有机食品,吃鸡蛋都只吃土鸡蛋,而庄园不用农药、化肥,全靠落叶、杂草、鸡粪堆肥。认领者能种出自然熟成的番茄,略带酸味,也能收获农家肥养成、不催熟的莴笋,只有市面上的三分之一粗。

也有父母厌倦如今“五谷不分”的教育,也想逃离围着麻将、抱着手机平板玩的休息日。他们会选个周末或假期,带着孩子到庄园来干上几个小时的农活。春种茄子,清明后种南瓜,中秋种豌豆,十月种大蒜,四季轮替。平日里认领者们不在,杨闯世与雇工会帮忙除草捉虫,剩下的,就交给天。天公有时也不作美,2023年的秋季,天降大雨,把菜园泡了,水稻减产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则是一种心境。杨闯世觉得,自己过去开发软件,整日话也不说,脸也不洗,压抑至极,还一度胆固醇高,血红蛋白低。后来,在庄园里喝茶种菜,他压抑的内心一下得到了释放,体检各项指标也都回归正常。他也记得,有一位客户过去常常失眠,认领菜地后,哪怕有蚊虫叮咬,他也常常下午到庄园里干会儿活,失眠很快离他而去。

客户越来越多,也让杨闯世有了一种回到年幼时农村的感觉。大家不但彼此帮忙干活,有时带些老家特产的香肠、腊肉分享,有时也邀约一道野炊,“非常和谐”。

在“耕”的基础上,庄园渐渐加上“读”的元素。杨闯世请来专做国学教育的书院,尝试将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农业之中。有孩子来种水稻,便能在田边开课,讲述《诗经》中描绘水稻的诗句;他们也曾做过传统的扎染,把植物的叶子与花用布包起来,用榔头敲,慢慢地,颜色就留在了上面。

如今,杨闯世已经开始设想把自己的共享菜园模式复制到全国去。不过,在那之前,他还有一件小事要做。菜地不远处,还有一小片白篱笆围起来的地,里面稀疏地种着一小丛月季。杨闯世说,那是一片清不干净建渣的土地,只能用月季加以改造。这一季月季枯萎后,他计划种上豌豆。到明年,他确信,这片地上的蔬菜会长得很好。

标签:

责任编辑:探索